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展览室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info@colorfulhf.com
2022-01-11
智能纤维产业化项目投产,加速泰和新材擘画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2022年1月7日上午,泰和新材智能纤维产业化项目投产暨烟台经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条生产线建成开车仪式,在泰和新材烟台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举行。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是公司创新发展中一个里程碑事件,引领纺织行业跨入智能新时代,该项目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实现“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烟台经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成立,为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专业从事智能纤维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本次新投产的智能纤维产业化项目,采用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填补了国家在智能电子织物产业领域的空白,对推动我国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全球首创的柔性可编织LITMETM莱特美TM智能纤维,核心技术源于复旦大学技术团队开发的智能纤维技术,例如通过将发光技术与纤维制备技术结合,制备出的全新智能发光纤维产品,同时还可以赋予纺织品发光、变色、储能和传感等功能,打破了传统纤维材料功能化壁垒,推动纺织同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信息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为航空航天、安全防护、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提供新一代基础材料。目前,LITMETM莱特美TM纤维在汽车工业、信息电子、智能穿戴等领域与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推进应用场景深度开发,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智能纺织品是纺织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重要经济增长点。泰和新材将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推动智能穿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构筑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注入新的动力,提升公司在全球的运营实力。
2021-12-27
国常会出台一揽子举措稳外贸
新华社12月23日消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指出,今年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当前外贸面临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增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针对困难挑战推出应对举措,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稳外贸不一定完全体现在当期的贸易额上。” 当前,圣诞季销售时间窗将过,国际市场需求面临收缩,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将增大。对于上述推动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部署,外贸企业纷纷感觉“非常友好”,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同时期待政策面更多聚焦中小企业。 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规避外贸企业利润被侵蚀 对于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国常会提出的首要举措就是“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具体包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鼓励银行有针对性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双向波动,但是总体呈现出一定幅度的升值。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19时,年内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2.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幅为1.99%。对外贸企业而言,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非常重要。 浙江省某制造业上市公司去年国外销售(外贸业务)收入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5%,关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注重风险控制,不会利用汇率波动进行套利。一方面将通过自然对冲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会积极开展远期锁汇业务。” 12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明确了明年要重点“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动企业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 上海市某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为规避汇率波动影响、锁定结汇成本和出口产品利润,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2022年远期结售汇业务,累计总额不超过9300万美元。” 白明认为,“鼓励银行有针对性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汇率波动风险,换取一份安心,同时银行也会多一些业务和盈利空间。 “相关汇率避险支持政策对中小型外贸企业‘非常友好'。圣诞节前属于国外“刚需性采购季”,多数外贸企业可以在此期间通过短期调价来应对汇率变化。但圣诞节过后,国外采购不会再“野性消费”,对于价格敏感度会有所增加。如果外贸企业为应对美元下跌而上调产品售价,就可能造成国外采购冷却效应。所以,如果政策面能给外贸企业更为充分的支持和指导,企业在价格方面就不会形成自我波动,也有利于其维系老客户的供应平衡。 推动发展“三同”产品 利于企业市场“双向认同” 除了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在加强对企业的配套服务方面,国常会强调,“推动解决企业在发展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拓展贸易渠道、完善供应链等方面遇到的问题”“2022年对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暂免征收缓税利息”。 白明认为,推动解决企业在发展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并不是简单地做到“三同”,还需结合不同市场的特点,比如销往国外的服装尺码较国内偏大,因此并不能按照国外服装版型要求内销。但对于国内国外商品的质量要高要求,要用同一把尺子。此外,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还存在“难点”,比如对国内市场销售渠道不熟悉,且国内市场对商品的认同度不足,这就需要购销两端多磨合,政策面也要给外贸企业创造更多机会,争取实现外贸企业和国内市场的“双向认同”。 江苏省某批发和零售业上市公司在谈及拓展贸易渠道时表示,公司积极借助鼓励出口转内销的优惠政策,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类,发挥供应链运营优势,重点在东西部合作、中西部开发中积极拓展内贸业务;抓住国内消费升级,服务国内市场需求。 此外,“对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暂免征收缓税利息”并非是在政策面首次提出。为稳定加工贸易发展,减轻企业负担,财政部曾于2020年4月10日发布《关于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的通知》称,自2020年4月15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 外贸与航运头部企业 加大签订长期协议比例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海运费用上涨是今年最大的成本扰动因素之一。本次国常会明确,缓解国际物流压力。鼓励外贸企业和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依法依规打击违规收费、哄抬运价等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小微外贸企业提供物流方面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事实上,很多大型外贸企业都与航运企业签订了长协,因此,本次国常会强调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利于提升中小外贸企业锁定仓位的能力,而航运企业手里也有更多稳定的客户作为基本保障。”白明说。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预计,未来,长期订单涉及的货物规模和价格都将有所提升,而航运现货市场规模和成交价则会下降。 徐祝伟则更看重普惠金融支持政策,“给予小微外贸企业物流方面的贷款贴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贸企业资金压力,从而缩短供应链企业的垫款时间”。 刘向东认为,当前,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贡献,也是稳定市场主体和就业韧性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背景下,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外贸企业稳定发展,有效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和物流受阻困难,切实发挥好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作用,有力保障外贸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出口产品拓展贸易渠道,将有利于企业增加市场订单,降低东南亚供应替代可能带来的外贸需求收缩等影响。
2021-12-13
“智造革新 麻纺未来”--2021中国麻纺织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在分宜隆重举行!
为推动中国麻纺织产业技术发展与协同创新,构建中国麻纺织产业新生态,打造中国麻纺织产业新优势,由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智造革新,麻纺未来——2021中国麻纺织产业技术发展论坛”12月12日(在2021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期间)在江西分宜隆重举办。本次论坛以主题演讲为主轴,凝聚麻纺织全产业链专业人士及各界同仁,围绕产业链技术发展的前沿理念、解决方案,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共商大计。通过进一步提升麻纺织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麻纺织产业可持续的高品质发展! 分宜县委常委、副县长罗艳兵、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先顺先生、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祝宪民先生、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麻纺织专委会主任委员郁崇文先生、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季媛女士、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钰茹女士、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副主席马志辉先生、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纪合聚先生、青岛诺麻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大学汉麻研究院副院长李俊刚先生等嘉宾莅临本次论坛并带来主题演讲。 作为本次博览会及论坛的主办地,素有中国夏布之乡之称的分宜,凭借麻纺工艺的悠久技术与夏布文化的人文传承,通过坚持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为发展导向,带动麻纺全产业链绿色生态的可持续高品质发展,进一步凸显分宜麻纺产业的优势主导地位以及麻纺产品的生命力。分宜县委常委、副县长罗艳兵致辞为本次论坛致欢迎辞! 作为中国麻纺织业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行业交流合作盛会,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对麻纺织行业的高品质发展和产业链生态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麻纺织产业是中国极具资源、生产和贸易优势的特色产业,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提升中国麻纺织全产业链智能化技术创新发展,成为目前亟待完善的发展课题和产业需求。2021中国麻纺织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正是通过对接麻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同时跨越行业界限与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相互借鉴,突显产业—技术—制造—工艺的相互融合与促进,邀请行业技术专家、高等院校麻纺织专业教授学者、品牌企业、制造企业等从业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探讨思辨,集中力量打造麻纺产业技术创新的健康生态!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祝宪民主题演讲:《关于智能制造的几个观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的先进性是制造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本次论坛我们请到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祝宪民先生,祝总长期深耕纺机制造行业,今天他将从纺织全行业的角度,带我们领略纺织机械发展最新技术和智能制造带给产业发展的机遇。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麻纺织专委会主任委员郁崇文主题演讲:《利用棉纺设备进行麻的纺纱加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棉纺织产业的技术发展在过去三十年前已经从简单模仿到领先于世界。如何运用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实现麻纺的“弯道超车”,聆听麻纺织行业顶级专家给出的建议。 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季媛主题演讲: 《 棉纺新工艺全干纺纯麻纱和面料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近年来,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棉纺设备在亚麻大麻纺纱上实现了创新和实质性突破,在不断的探索中实现了技术的跨界融合和产品的跨界发展,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全新的机遇,拓展了市场空间。 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钰茹主题演讲:《技术优势加产业链优势助推恩达新发展》。恩达麻世纪作为分宜当地的支柱企业,多年来致力于麻纺织全产业链的建设,不但在麻纺织生产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在苎麻种植、生物脱胶以及麻类终端纺织品的开发生产上加强了建设的力度和资金投入,取得成效。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副主席马志辉主题演讲: 《中国草&草木染》。亚麻大麻苎麻是天然植物纤维,近年来愈发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除了对面料中纤维材质的天然属性有要求,对于纤维或面料染色过程中使用染料的天然属性也有更高的要求,更加崇尚自然,追求天然。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纪合聚主题演讲: 《麻纺梳理自动化成套设备的应用实践》。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棉型梳理设备生产为主的纺机企业(生产梳棉机,也生产喷水织机),多年来寻求产品的差异化发展,在羊毛、羊绒、亚麻、大麻等纤维都专用梳理设备的技术、工艺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为生产企业实行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青岛诺麻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大学汉麻研究院副院长李俊刚主题演讲 : 《魅力创新,合作共赢——诺麻高端产品开发的启示》。中国现代的大麻纺织产业化生产,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山西和山东两省,山西有绿洲公司,山东的大麻纺织就是在泰山脚下。四十年来,山东金飞虹现在的诺麻公司一直坚守在大麻纺织品的生产研发第一线,今年与青岛大学的优秀技术团队开展合作,在产学研合作开发大麻纺织品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麻纺产业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它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至今,将继续承载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今年十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八届二次理事会上,我们正式发布了《中国麻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作为中国麻纺织行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次技术论坛各位专家学者的演讲,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技术理念、创新的实践成果、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我们相信:在大家都共同努力下,麻纺织行业的技术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
2021-12-09
麻艺生活引领绿色时尚--2021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开幕在即
12月12日-1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倾力指导,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西省分会、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分宜县人民政府、新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余市商务局承办的2021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在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城即将启幕。 聚焦产业成果 共享麻纺生活 为期三天的2021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集“产业展览+好物节庆”于一体,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通过产品展示与资源对接提升产业创新力,依托麻纺文化展示引领大众“绿色时尚”新消费,整合服装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带动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麻纺织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整合产业资源 推动行业升级 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内容,以产业链延伸为支撑,结合产业集群功能,全方位展示麻纺产业发展成果及未来趋势引导。本届博览会规划“四馆”——麻纺织产业馆、麻纺服饰馆、麻艺生活馆、麻纺直播活动中心,总面积1500平方米,现场规划展位140余个,聚集包括恩达麻世纪、金达控股、广州伟丰、湖南华升、金鹰股份、舜昌亚麻,继嘉亚麻、赛得利集团、平棉纺织、大耀纺织、联发纺织、MR.DESIGNER YANGZI、SHI JIE、迦然、菁界在内的国内外百余家知名麻纺行业龙头企业、服装品牌商、制造商、面辅料商等参展,预计参展参会人员过万人。 01 麻纺织产业馆 馆内汇聚包括恩达麻世纪、金达控股、广州伟丰、湖南华升、天之草(海南)、河南平棉、江西瑞欧、湖南华升洞庭、山西绿洲、赛得利集团、哈尔滨莱宁、深圳麻世界、金祥亚麻、大耀纺织、联发纺织、合信制衣、大隆麻业、尚林服饰、麻朵纺织、滔天纺织、爱嘉亚麻、龙睿纺织、金新麻业、汉麻纺织、惠兰麻纺、杰娜亚麻、赣东纺织、万达美、文泽夏布、锦宁纺织、景源汉、天之润、金泽亚麻、中麻色织、莱素旗袍、梧桐台、唐人纺、琦瑞德泽、飞榴科技、线元生物以及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师杨子、施杰等41家麻纺制造商、面辅料商、服装品牌行业知名龙头企业,从产业链源头的种植、原料、面料直至设计、生产、品牌以及采购、贸易等各环节,实现真正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对接。全方位展示中国麻纺产业发展成果。 02 麻纺服饰馆 麻纺服饰馆旨在搭建麻纺产业市场化商业运作平台,通过多维模式,为麻纺终端品牌、设计师和艺术家,提供彰显个性创意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建立麻纺产业多元化、前瞻性、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进一步盘活麻纺织全产业链高品质升级发展。七仙女服饰、杭州家纺、飒立服装、瑞翔服装、仙鼠针织、麻袋袜业、瑞茵服饰、天峰服饰、云卡萨贸易、添衣美服饰、竹田轻工实业、天鹤亚麻、华亿信亚麻、海耶信、澳奇丽服饰、兰花亚麻、劲云服装、芮辰实业、麻品仓亚麻、蓝鸿纺织、奎美琳服饰、华零贸易、舜业国际贸易、谦合服饰、蚕花服装、伟达纺织、银帆纺织、世之威贸易、讯优商贸、靓美丝巾、天峰服饰、孚洽贸易、梓涵服饰、龙腾服饰、明欧服饰、仙客来纺织、麻品会、文森纺织、冰嘉麻棉等共计57家麻纺终端品牌将集中亮相。 03 麻纺生活馆 徐小梅、张晓红、赣锦绣艺、代夏、仙儿羽儿中式手绘、迦然、菁界等14家麻纺时尚文化创意品牌以“时尚创意+麻纺生活+多元消费”为主线,将夏布工艺、麻纺面料、服装服饰等麻纺产品,结合书画、摄影、DIY等载体,打造麻纺文化现场表演及体验空间,让“麻纺”真正渗透到日常方方面面,将麻纺好物从分宜辐射宣传至全域,让更多的人共享麻纺生态的健康生活。 04 麻纺直播活动中心 本届博览会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网络达人”、“绿色麻纺”等资源优势,利用直播电商新媒体新生态,着力带动一批新模式、新技术、新驱动的新能人、新品牌、新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麻纺产业振兴发展。期间,将联合京东等电商平台同期举办江西麻纺织产品线上博览会暨好物直播节。作为中国麻纺织业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行业交流合作盛会,江西国际麻纺织博览会对麻纺织行业的战略深化、发展高度、市场生态、资源整合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江西国际麻纺织博览会进一步提升分宜作为“全国麻纺产业示范基地”的自然文化生态优势,同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2021-11-30
不负高原馈赠,以匠心工艺展现“不羁之美”
2021年11月,江南布衣集团推出牦牛绒系列服饰,该系列通过源于自然的材料以及原始手工艺,展现高原的自然的原生之力,并以牦牛绒这一自然的馈赠为画笔,描绘出高原的“不羁之美”。这次江南布衣集团和长期合作伙伴一起,展开了一次4600米海拔的探寻之旅,追溯牦牛绒背后的秘密。 牦牛绒——藏地高原的馈赠 作为生活在海拔4600米高原的“雪域之舟”,牦牛以草尖为食,以冰川水为饮,与藏民相伴千年,自古深受藏民们的爱戴。而牦牛绒,更是藏地高原的珍贵馈赠。在高寒气候下,牦牛在每年秋季会长出细密的牛绒,供严酷寒冬保暖。到了春季,牛绒会自然脱落,为牧民们所采集。每年6-8月采绒一次,成年牦牛年产原绒总量不超过300g,其中能作为纺织原料的精梳牦牛绒更是只占牦牛原绒总数的10%左右,是稀有的天然原料,具有三大自然特性: 牦牛绒纤维中的髓质层呈竹节状,更有利于储存空气,因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牦牛绒纤维的单纤维强力是山羊绒的1.5倍,因而牦牛绒制品韧性好,强力高,穿着时不易起球。 牦牛绒多为深褐色、咖啡色或浅灰色,绒毛本身色泽天然,色牢度极好。 此外,牦牛绒纤维的高强韧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经过多重开松、洗涤及精梳,被赋予了柔软温润的触感,是高级的服装材料。牦牛绒可以回归土壤,实现自然降解,是可持续的纺织材料。在采集牦牛绒的过程中,我们尊重自然法则,用科技创新的手法,让其展现出自然高原之美。 原始工艺,制造高原之美 从牦牛绒的分拣到用纤维纺纱,江南布衣始终秉承尊重自然规则的创造力,致力于将原始纯正的“高原之美”带给消费者。牦牛绒采集后,先是由当地妇女进行提前分拣,提高后续的洗涤梳绒效率,同时还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可能。洗涤过程中,采用天然雪山矿泉浸润和获得认证的创新环保洗涤剂。为了提取出柔软细腻的牦牛绒,需要经过多重梳理开松和疏解纤维的“精梳”环节。为了能够保留牦牛绒纤维结构的优势,采取70摄氏度中温烘干的标准,通过层层筛选然后获得高品质的散绒原料。 这些具有天然原色的牦牛绒,展现着高原最原始的风貌,被纺为品种多样的原料纱线,由设计师与工匠打造成为一件具有温度的时尚单品,展现高原的“不羁之美”。 “不羁之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江南布衣集团秉持环保初心,选择与拥有同样理念的原料供应商合作,从牦牛绒原材料采集、纺织、加工到成衣的各个环节,聚焦可持续发展技术,为消费者献上天然牦牛绒服装。从分梳、精梳到纺纱,每一份优质牦牛绒都严守国家行业标准。同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优化原料的可延展性,倡导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原色牦牛绒,创造出兼具时尚及舒适的牦牛绒系列产品。 在发展牦牛绒产业的同时,也不忘给当地牧民进行知识培训,增强就业技能和未来可持续的经济机会。并为当地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可能,上下游并肩同行,增加收入并改善生活的机会。中国制造,取于自然,回馈于自然;爱与尊重,探索自然永续的时尚风潮。
2021-11-15
“大咖”云集,期待值拉满,10月绍兴纺机展你不容错过!
10月26日至10月28日,2021年首届绍兴国际纺织机械智能制造展览会将在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 在柯桥打造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示范区的背景下,此次展会将搭建纺织设备与产业对接的渠道和智能制造科技展示交流的平台。届时,在10000平方米的展会上,将展出覆盖纺织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装备及配件,汇聚万余名专业观众前来观展交流。 本届展会展品将囊括纺织主机和专件、配件,范围覆盖纺纱机械、针织机械、织造机械、染整机械、缝纫设备、工业配件、纺织零部件及附件等,实现一站式采购。在已报名的参展企业中,不乏行业龙头、业界一流企业,将在展会带来尖端、高质量的纺机展品。 恒天集团率众而来,一展央企“硬核”实力 作为综合实力国内第一、业务规模全球最大、成套装备技术全球领先的纺机国家队——国机集团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天集团”)将率旗下14家企业参加展会。 对于此次参展目的,恒天集团旗下的企业表现出对江浙市场的重视和兴趣,特别是看重绍兴作为全国纺织重镇的市场潜力。参展企业期待能够通过展会与专业观众、买家进行交流,互通行业现状和市场行情,让产品通过展会平台得到推广,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本次参展恒天集团也将带来高质量的纺机设备和产品,值得行业关注。其中,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将参展的M5476型拉幅定形机,更加突出拉幅定形机的操作便捷性和环保节能性,高密封性烘房技术的运用更有利于节能环保,先进电气控制技术的运用更加突出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运行的稳定可靠性。该设备可组成局域网,实现工厂信息化管理,并通过4G或5G网络实现远程监控、调试与软件升级,此外还可通过手机APP查看运行、报警数据。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带来的JWK2608型涤纶假捻变形机可满足用户对高效、节能的实际需求。最大锭数360锭,最大机械速度1200m/min,可满足不同品种的质量特性要求。该设备运用三维仿真设计,装配节能热箱、气动生头和电子假捻器等新技术,主传动电机全部采用节能异步电机,传动精度高,能耗低。 此外,经纬纺机、恒天重工、青岛宏大、立信染整、中纺对外等业内知名企业将集体亮相展会,业务涵盖纺纱设备、化纤设备、梳理设备、自动落纱设备、染整设备、纺机专件等实体装备,纺织机械设备进出口和纺织贸易综合服务,以及全纺织精益供应链科技服务平台、网络平台型公司等领域。 头部企业云集,“智造”亮点频出 除了恒天集团之外,浙江泰坦、杭州杰牌、日发纺机、苏州金纬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也将在纺机展上纷纷亮相。 作为高端纺机研发制造商,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高端纺机。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参展不但将展示多年深耕纺织机械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同时也期望进一步打响在绍兴地区的知名度。此次泰坦带来的拨叉式高速并纱机,其拨叉式机构替代了传统的钢丝索传动机构,解决了钢丝索易断的行业技术瓶颈,高性能的纺织机械设备必将成为展会上一大亮点。 高速、高效、细针是圆纬机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参展将重点推出针织机械设备。其带来的展品之一高速无缝内衣机,较普通无缝内衣机转速可由原先的80 r/min提升到110 r/min,效率提升30%~40%,布面平整度较普通机也有较大提升,从而生产更有品质的无缝产品。 化纤装备优势企业苏州金纬化纤装备有限公司将在展会上带来“全集成自动化+物联网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以助力纺织产业链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对于本次参展,企业看重疫情冲击之后巨大的市场空隙和积蓄许久的对接需求,期望将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各类解决方案都呈现给市场,并获取市场反馈。 此外,绍兴诸暨作为全国性的刺绣机产业基地,此次也将有多家当地绣花机企业亮相展会,将展示企业的最新机型、科技实力和研发优势,以开拓市场,促进与更多行业客户达成合作关系。 目前,招商招展等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高效推进,更多展商和展品也将陆续就位。只待金秋十月,性能优良的“智造”利器亮相绍兴!